我叫姜偉,是一名民建會員,現任吉林省紅甜菜生物科技研發中心總工程師。我于1960年出生在遼源,1982年從吉林農業大學畢業后毅然決然地選擇回到家鄉。分配到市牧業系統工作后,我積極參加科研活動、撰寫論文,多次獲得省、市科技進步獎。1992年,我響應市委號召放棄鐵飯碗,“下海”到吉化遼源獸藥原料藥廠領辦企業,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,使一個瀕臨倒閉的企業起死回生。1999年吉化實行改制后,我投身于民營企業自主創業,白手起家先后創辦了市中加動物飼料原料廠等五個企業,走上了艱辛的創業之路。先后開發出了一百多個填補國內空缺的新產品,多個產品榮獲國家專利。
作為民建會員,我積極響應民建中央的號召,富而思源,思報社會。多年來,我熱心公益事業,積極向社會奉獻愛心,為汶川和玉樹地震、抗洪、抗疫等捐款捐物,為東豐縣實驗小學捐資20萬元建圖書館,資助殘疾人事業,出資拍攝公益電影,為貧困村安裝供暖設備,特別是無償為多個貧困村轉讓紅甜菜種植技術,幫助他們脫貧致富。去年又擔任了遼源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會長職務,積極保護遼源市的生態環境。
我1997年當選為遼源市人大代表,2007年當選為省人大代表,2016年當選為龍山區人大代表。有幸先后當選為省、市、區三級人大代表,我非常珍惜自己的代表身份,盡自己所能積極履行代表職責。我通過各種形式向各級人大提交建議近500條,被稱為“五多”代表——寫建議最多、被各級領導簽批最多、被列為重點建議最多、被媒體轉發最多、得罪人最多。
從我第一次擔任市人大代表至今已經24年了,這24年來,我始終把“人民選我當代表,我當代表為人民”做為自己的努力方向。我經常深入到人民群眾中去,了解他們的意愿和訴求,了解他們的急、難、愁、盼問題。及時把人民群眾所想所盼寫成建議,提交給各級人大,很多建議得到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。多年前,我了解到遼源進京火車臥鋪一票難求后,寫出《關于解決遼源至北京臥鋪票一票難求的建議》,沈陽鐵路局采納了我的建議,將遼源到北京的臥鋪數量從原來的45張增加到105張,有效緩解了遼源臥鋪緊張問題。遼源是一個地級城市,卻一直沒有從遼源始發的進京火車,為此我寫出《關于開通遼源始發進京火車的建議》得到采納。
遼源市一建道口是市區重要交建樞紐,由于該道口通過的火車非常多,每半小時一趟,經常造成交通堵塞,影響地方經濟發展,并且經常發生交通事故,存在很大安全隱患。為解決這一問題我連續幾年在省人大會議上提出《關于在遼源市一建道口建下穿或立交橋的建議》,該建議已經被采納,今年已經開始施工。針對“看病貴看病難”這一老百姓普遍關注的問題,我先后寫了11份建議,如將《乙肝抗病毒藥納入醫保報銷目錄》《將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納入醫保慢病報銷范圍》《降低醫保采購藥品價格》等,這些建議都得到了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,大部分得到采納。
人大代表是人民群眾選出來的,肩負著人民賦予的使命,有責任、有義務為群眾代言,為百姓發聲,應該及時、準確、實實在在地反應人民群眾的意愿、訴求和真實想法。每年省、市“兩會”召開前,我不僅向身邊的親戚朋友同事征集意見,更向社會公布自己的微信號和手機號,廣泛征集群眾意見,然后將群眾意見較多的問題通過考察論證形成建議提交給各級人大。媒體稱我為“建議大王”,許多百姓把我當成值得信賴的朋友,主動找到我反映問題。
在剛剛閉幕的遼源市龍山區第十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上,我又當選為遼源市第九屆人大代表,成為遼源市人大歷史上唯一一個連任六屆的代表。在會議現場,我熱淚盈眶地表態,再一次當選市人大代表,這是黨組織和人民群眾對我工作的高度認可,感謝黨信任我,感謝人民群眾選舉我。這是極大的榮譽,更是極大的責任,我一定會一如既往地忠實履行人大代表的神圣職責,繼續做一名讓黨放心,讓人民滿意的合格代表!